春耕马上开始,稻田要进入新一轮的孕育期。今天,“莞农云课堂”邀请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为大家介绍一种稻田里的宝藏绿肥——苕子。
苕子植株细软,叶片像羽毛,开着一串串紫蓝色小花,花期一到,美不胜收。
和紫云英一样,苕子也是豆科绿肥,能形成根瘤为植物“生产”氮肥,翻压还田后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为下茬水稻单产提升备足养分,还能明显抑制杂草。
种植技巧
种植苕子不难。苕子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广,适合东莞大部分的稻田,5℃以上就可以正常生长,在东莞正常冬季气候下没有生长停滞期。
一般在水稻收割前7天左右播种。根据往年种植经验,出芽后基本上不用管理,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就可以翻压还田,与早造水稻茬口衔接较好。
种植效果
特派员于2024年11月底播种的苕子,期间没有施肥,只灌水一次,2025年2月测产鲜草量可达2-3吨/亩。翻压还田后可以为下茬水稻每亩减少10-15公斤化肥用量。
有了苕子绿肥守护,我们的稻田丰收在望!让耕地可持续,让饭碗端得更稳,一起期待吧。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