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百千万工程”下东坑塑造“双料”典型村,畅享好味好戏好梦

行业动态

“百千万工程”下东坑塑造“双料”典型村,畅享好味好戏好梦

阅读数:4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登上东坑镇马腰岭,“丁彭黄”片区的绝美景观便能尽收眼底,让人心情格外畅快。在这个“山相依、地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城市“桃花源”中,市民游客能感受到城市里难觅的静谧与愉悦。“丁彭黄”片区可是全省、全市“百千万工程”的“双料”典型村。据悉,东坑十分重视规模性与整体性,对“丁彭黄”片区开展连片统筹规划,还通过镇村联动,将该片区打造成了“有好味、有好戏、有好梦”的城市“桃花源”。当下,该片区已成为东坑在东莞“百千万工程”大局中亮出的一张闪亮名片,还跻身全市热门旅游休闲打卡地之列。2月18日,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召开,“丁彭黄”片区正是其中的两大实地调研参观点之一,供参会人员深入了解全市“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情况和工作亮点,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13.jpg

  实现城市农村双向奔赴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踏入“丁彭黄”片区的月明湖,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湖光山色之间,80亩的油菜花金光灿烂,一簇簇格桑花点缀其中,“双花”迷人,呈现出“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美妙景致。成群结队的游客在“花海”中漫步,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太美了,来到这里看到遍地花开,有种花开富贵的感觉,新年氛围超浓,这一趟来值了。”一大早来月明湖游玩的邓女士开心地说道。

11.jpg

  了解后得知,这是“丁彭黄”片区打造的“花海田园”“月明湖畔有块田”双品牌项目。“丁彭黄”片区是丁屋、彭屋和黄屋三条村的统称,位于东坑镇中心北部,面积达5.1平方公里,是东坑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镇村联动、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的生动体现,为东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8年,该镇就考虑到“丁彭黄”三条村拥有良好的“山、水、村、居”生态基底,于是通过党建引领,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拆除了原本1000多家闲杂间,腾出了连片的农村发展空间,接着通过修复山水生态、整治综合环境、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建成了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项目。

  在此基础上,东坑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瞄准乡村韵味定位,通过实施镇村规划、绿美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等“九大行动”,完善服务配套、壮大集体经济、优化人居环境、发展文旅产业,将“丁彭黄”片区培育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充满人气和烟火气的城市“桃花源”,加快实现乡村价值重塑和优势再造,着力实现产业味、人情味、乡村味“三味协调”,带动片区集体效益、群众收益、群众幸福感“三提升”。

  一直以来,东坑以工业发展为主,土地面积在全市排名倒数第3,商业配套和农旅休闲空间相对较少。在镇中心区打造出这样一个5.1平方公里的城市“桃花源”,对于一个小镇而言,需要极大的魄力,也需要很强的规划统筹能力和执行力,实属不易。该镇在不腾挪建设用地的基础上,通过盘活旧村闲置资源,打通连片山水资源,实现“山相依、地相连、水相通、人相往”,既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化”问题,也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农村为城市提供发展空间”的双向奔赴。

  有好味、有好戏、有好梦

  在“丁彭黄”片区的黄屋村青年创业街,无逸小院散发着浓郁的咖啡香气。该小院正在试营业,主要打造“XIN咖啡”IP。“这里原来是一座老旧房子,已经闲置了快20年,我们统租过来后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和内部微改造、房屋清洗翻新等方式,对村民房屋和景观进行精细更新,既保留了农村的淳朴,又融合了城市的时尚,两者相得益彰,同时受到年轻人和村民的喜爱。”东晟集团总经理黄嘉敏说。

12.jpg

  “百千万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东坑对“丁彭黄”片区既进行统筹连片,又实行错位发展,在黄屋、丁屋、彭屋三村分别主打“有好味、有好戏、有好梦”三大品牌,发展“服务+田园+文化+产业+消费”的“五合一”新业态,走以工业为主、一三产业协同的发展路线,实现镇村经济共富。

  黄屋村主打“有好味”。该村通过打造黄屋青年创业街,重点推动“潮流文化”发展,引入轻食、茶饮、潮玩等年轻人喜爱的新业态,打造出“黄屋有好味”这一独具特色的品牌。黄嘉敏介绍,青年创业街由镇属企业负责统租和改造,同时负责招商运营,而黄屋村则负责配合统租洽谈和属地管理等工作,各方利益共享,而且村民的房屋租金收益比之前更高,未来投入运营后还将为村民创造近百个家门口就业岗位。

  目前,该青年创业街已完成统租30余间。黄屋村党委书记黄旭芬表示,该村将加快项目进度,助力片区发展“五合一”新业态,推动一、三产业协同发展。

  丁屋村主打“有好戏”。该村拥有丁屋旧食堂、丁氏祠堂、戏台、古围墙、将军柱等资源,重点推动“民俗文化”发展,培育“丁屋有好戏”这一品牌,把丁屋村打造为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丁屋村党委书记丁小毅表示,将通过建设非遗体验馆、曲艺文化馆、引进文艺协会阵地等措施,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民俗文化体验区。

  彭屋村主打“有好梦”。该村有连片的田地和水系,自然风光优势十分明显。彭屋村党委书记彭锦安介绍,该村基于这一背景,沿着水边建筑群,发展乡村田园民宿,打造“彭屋有好梦”品牌,为整个“丁彭黄”片区提供更完善的住宿服务,进一步提升片区的旅游接待能力。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菜篮子  蔬菜配送行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