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吹响“百千万工程”号角!106名东莞驻镇帮村干部奔赴新征程

行业动态

吹响“百千万工程”号角!106名东莞驻镇帮村干部奔赴新征程

阅读数:5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65e150a2e4b0b557133b923e.jpeg

  近期,东莞开展了“百千万工程”驻镇帮村干部专题培训。106名驻镇帮村干部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教学、专题授课以及讨论交流”的形式,系统学习浙江省“千万工程”工作经验,深入了解并掌握东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工作任务与要求,以此推动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促使“百千万工程”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做。

  为何要选拔驻镇帮村干部?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东莞正以最大力度推进这一重要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驻镇帮村,挂职典型村(社区)党组织第一副书记和各镇街“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这是东莞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在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里,东莞有10个镇入选典型镇、15个村(社区)入选典型村,首批典型镇村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由于特殊的行政架构,东莞在实施“百千万工程”时,镇村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量极重。镇村不仅是联城带乡的重要节点,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如何实现这“四个工程”,对东莞而言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在优势塑造方面,东莞过去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众多显著的比较优势,成为在全省甚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的万亿城市。然而,近几年随着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这些优势逐渐减弱,有些甚至已不复存在。而镇容村貌、土地空间、共享共治等方面的短板,严重制约着镇村的高质量发展。

  在结构调整方面,东莞发展中固有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其中,产业结构“一业独大”、集体经济结构不够多元化、人口结构学历层次不均衡等问题十分突出,难以支撑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在动力重塑方面,过去一年,东莞是全省地级市和全国万亿城市中增速较慢的城市,面临着巨大压力。这背后反映的是产业迭代不及时、空间支撑不足、动力后劲不足等根本性问题。如果不抓住机遇快速重塑,东莞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在价值实现方面,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面对庞大的常住人口,东莞的镇村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短板。实现千万人口深度融合仍需持续努力。

  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实施“百千万工程”为东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因此,东莞以最大力度推进头号工程,全面深入打好“百千万工程”这一重大战役。

  东莞全市总动员,一批优秀“教练员”带领一群“运动员”出征。市领导组成“教练团队”,各市直部门“一把手”担当教练员,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就是本辖区的领队,镇街的部门、村(社区)则是运动员。要想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啃下硬骨头,关键在于人,更需要年轻优秀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从镇街和市直单位遴选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驻镇帮村,是破解瓶颈问题的创新举措。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年轻干部的闯劲,还能充分整合驻镇帮村干部所在部门的资源优势,为基层一线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动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力量。因此,驻镇帮村的干部不是一般的“运动员”,而是具备“教练员”水平的精英“运动员”,有利于在“百千万工程”战场上冲锋陷阵。

  驻镇帮村干部培训学什么?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它涵盖镇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方面,工作内涵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镇域当中的具体实践。

  在为期两天的专题培训中,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市林业局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美丽圩镇建设、绿美生态、镇村绿化美化等工作进行专题授课,帮助驻镇帮村干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聚焦关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百千万工程”抓什么、怎么抓、如何抓好。

  首先,要有使命责任,从四个层面弄懂“百千万工程”核心要义。从省的层面看,“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重大意义。从市的层面看,“百千万工程”是目前东莞工作的总抓手,是再造一个新东莞的总牵引。从镇村层面看,镇村的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等工作,只有抓住历史机遇,才能乘势而上,破解瓶颈难题,实现镇村高质量发展。从自身层面看,推动镇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干部锻炼提升的平台,这既是使命挑战,更是成长机遇。

  其二,要主动作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其带来的环境生态之美、产业业态之强、生活宜居之便,让广东也深受触动。浙江“千万工程”很重要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全面做好全社会的发动动员,让干群共同协商、共同谋划、共同努力,从“议论纷纷”到“纷纷议论”,凝聚万千智慧和力量,助力万千乡村实现精彩蝶变。这些经验如何借鉴和应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同时,要结合东莞的发展历史、山水脉络、人文现实,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把握和落实好符合自身规律的重点任务。

  其三,要清醒认识,迅速掌握关键工作任务。“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主体始终是镇村,驻镇帮村干部的职责是协同协助。一方面要和镇村的同志们一道,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动谋划、主动创造,充分体现镇村的担当和风采。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优势、能力发挥好,善于借力借势,积极主动对接,多方沟通协调,把市镇本部门、其他部门以及市指挥部的力量都协调调用起来,汇聚到镇街“百千万工程”具体工作中。

  驻镇帮村干部到底干什么?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承上启下、更为关键的一年。推动“百千万工程”在镇村基层得到创造性的落地落实,是驻镇帮村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从市直部门奔赴镇村一线,驻镇帮村干部关键要聚焦五项重点工作,全面推动落地落实。

  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过去一年,广东省对东莞市“百千万工程”进行考核,从考核情况看,城乡人居环境仍是东莞的一块短板。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各镇村在干净整洁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要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面临着点多面广量大的问题。驻镇帮村干部必须在全域化、长效化上持续攻坚,在环卫保洁、门前三包、停车治理、“三线”整治、污水治理等方面建立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长长久久。

  答好绿化美化的基础题。省市高度重视绿美工作,由组织部门总牵头、总统筹,要求非常明确具体。其中,每个典型村今年要新栽1000株树,对“四边五旁”如何添绿添美,都有明确的指引要求。驻镇帮村干部深入镇村,除了协助镇村落实好中心区、重点道路、片区的绿美工作外,还要做好动员,推动城乡绿美生态大提升。

  大抓镇村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要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充分激发资源要素重组的新动能。目前,全市镇村还有很多“静止资源”“沉睡资产”,盘活资源要素,必将释放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同时,要优化镇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创新存量土地高效利用的模式,盘活更多土地资源,推动土地资源要素优先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质产业园匹配集聚。

  大抓千万人口共生共荣。东莞常住人口超千万,如何提升软环境的综合竞争力,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善待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让广大人才愿意来莞、留莞、扎根东莞,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要帮助镇街加快完善提升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大力补齐短板,促进东莞本外人口深度融合,让千万人切实享受发展红利。

  大抓省市典型镇村建设。东莞正在2023年“10 + 15”第一批省典型镇村基础上,谋划申报新一批典型镇村。其中,典型村要在全市镇街实现全覆盖。第一批典型镇村要持续深化,聚焦各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取得更大成效。新一批典型镇村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谋划发展思路、挖掘亮点特色。驻镇帮村干部下沉一线,有利于帮助全市各镇村将年度工作清晰化、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倒排工期,打造形成一批典型片区、典型项目,推动东莞“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前列、作出示范。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菜篮子  生鲜蔬菜食材配送公司的经营思路探索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