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权威专家深度剖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关键信号?

行业动态

权威专家深度剖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关键信号?

阅读数:1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新鲜之处和亮点?又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哪些关键信号?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看看相关专家的解读。

  5%的增长目标是兼顾需要与可能的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专家指出,这一目标充分兼顾了需要与可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从需求层面来讲,为了契合“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同时保障就业、防范一定的经济风险,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从可能性方面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潜在经济增速大于5%。尽管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是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这一5%左右的目标是建立在要素支撑条件以及各方面新动能不断成长的基础之上的。实现该目标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但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相信还是能够实现的。

  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用于两个方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今年起,我国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那么,超长期特别国债将用于哪些方面,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为了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2024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是此次财政政策的重要部署,旨在落实适度加力的财政政策方向要求。同时,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一项超常规举措,力度较大,其力度大小与使用方向紧密相连。

  专家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二是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些领域着眼于长远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任务紧密结合。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比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等领域。这些领域急需中长期投资,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周期长,与这些领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周期相匹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拉动作用。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项扩大开放的措施,这些措施将使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更加便捷,进一步激发其投资热情。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实施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所在,同时我国也在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外资参与中国制造业发展,既能有效提升我国制造业自身能力,也有助于我国制造业能力与国外市场、先进管理经验更好地融合。这也是提升我国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双循环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我国还将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同时,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的堵点,加快推动国际航班恢复。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首位。专家表示,这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与新质生产力的落实紧密结合。自去年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今年实际上是部署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元年。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相关任务被列为首位,且在其他任务中也贯穿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加快发展。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通过未来产业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在全球尚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从而在更长时期内支撑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

东莞菜篮子  石碣黄泗围村乘“百千万工程”东风,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