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镇内草地贪夜蛾虫情的普查与监测工作,塘厦镇于四村社区乌沟龙菜地设立了两个临时监测点。此监测点的相关工作由塘厦农技中心负责指导,属地社区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监测点固定设置在作物常年种植区域,着重对玉米、水稻、香蕉、甘蔗等作物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状况以及发生规律开展监测。后续,还会依据各社区的实际种植情况,对监测点的设置进行合理优化调整。
结合塘厦镇的实际情形,主要运用性诱剂诱捕的方式来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借助这种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减轻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确保农作物实现安全生产。
据悉,草地贪夜蛾成虫一般在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等活动,在温暖且潮湿的夜晚活跃度最高。白天,它们会隐藏在地面的植物残枝叶片或者其他隐蔽的地方,也可能藏于叶片基部的叶腋处。成虫的寿命处于7至21天的区间,平均大约为10天,大多为2至3周。草地贪夜蛾成虫具备较强的趋光性和趋性诱性,所以可以利用灯具和性诱剂在适宜成虫出现的场所进行诱测。
来源:塘厦农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