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市笋壳鱼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近日,市疫控中心专程前往中山市,开展笋壳鱼养殖情况的全面调研。此次调研活动中,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参与。
在调研期间,调研组首先与中山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进行了深度的座谈交流,双方围绕笋壳鱼养殖的各个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之后,调研组前往当地颇具规模的养殖企业以及养殖基地等实地进行考察。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全面且深入地了解了当地笋壳鱼的市场行情、养殖过程中遭遇的难点问题,以及养殖户所关心的各类具体情况。据了解,目前中山市水产养殖的总面积大约为30万亩,其中笋壳鱼的养殖面积约3000亩,并且主要养殖品种为泰国笋壳鱼。值得关注的是,泰国笋壳鱼的出塘价格相较于杂交笋壳鱼更高,养殖效益也更为显著。然而,东莞长期以来主要养殖杂交笋壳鱼,因为养殖泰国笋壳鱼需要以鲜活鱼仔作为饵料,而以我市现有的水产养殖规模,难以保障提供性价比高的鲜活鱼仔,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泰国笋壳鱼在我市的养殖发展形成了制约。
经过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双方达成一致共识,认为笋壳鱼是极具特色的优良水产品种,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若要推动笋壳鱼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主要需要聚焦以下四个关键要点:一是全力推进笋壳鱼种业工作,精心构建笋壳鱼良种体系,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种源基础;二是积极转变养殖观念,大力宣传健康养殖理念,持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要让养殖户充分认识到引进优质种苗、使用高营养价值饲料、完善养殖环境以及做好水质管理等工作对于笋壳鱼养殖的重要意义;三是强化监测力度,针对笋壳鱼养殖环境,在养殖前期对水质、土质等基本养殖条件进行严格检测,并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评估,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笋壳鱼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围绕种质资源、饲料营养、病害防控、养殖模式等关键领域开展科研攻关,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笋壳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市疫控中心将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工作,并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全力以赴助推东莞市笋壳鱼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加大我市特色名优品种的推广力度,积极探索并打造渔业特色设施养殖新模式,带动我市水产养殖业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持续发展。
来源:市疫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