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稻田里的“创意画师”

行业动态

稻田里的“创意画师”

阅读数:5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广东省委老干部局与《秋光》杂志携手开设了“初心如炬”栏目,专注于深入挖掘并宣传离退休干部中的先进典型。近期,“初心如炬”栏目组前往东莞市中堂镇,对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原站长陈志坚进行了专访,并推出专题报道《扎根泥土痴心育种传“稻”理》,详细讲述了陈志坚充满稻香的“初心故事”。

663ee2d8e4b07716b24da72b.jpg

  陈志坚出生于1947年,曾担任东莞市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他投身水稻育种研究长达60年,成功研发出7个省级和6个市级审定的水稻优质品种,这些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种植。据悉,他培育的紫红稻4号、凤冲丝苗、凤兴丝苗、凤香丝苗等品种荣获东莞市6个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007年退休后,陈志坚依然没有停下育种研究的步伐。2011年,他育成了新品种“中广香1号”,填补了我国水稻育种史上高含铁品种的空白,有效推动了老百姓健康营养水平的提升。他还荣获了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省农村科普示范带头人、市劳动模范、市农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1年更是入选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首批农业乡土专家。

663ee2d8e4b07716b24da72d.jpg

  报道显示,陈志坚不仅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还进一步拓展了水稻科研站的社会功能。77岁的他常常挽起裤腿走进田间,一边手把手教学生们插秧,一边讲解“稻”理:“这是粳米的秧苗,是我国常见的主食,有早、中、晚三季收成,煮出来的粥饭比较绵软……”每年春耕和秋收时节,陈志坚都会在科研基地给学生们讲述水稻育种、科技兴农的故事,同时也讲述新中国通过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故事。坚叔的试验田成为了东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之一,坚叔讲“稻”理也成为中堂镇老干部工作的特色品牌,得到了东莞市委老干部局的肯定与推广。报道还提及,在中堂镇精心打造的“行进中的党课”活动中,陈志坚在田间地头为年轻党员上党课、讲“稻”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自己投身农业发展的奋斗历程,讲述我国农业育种创新的发展道路以及守好大国粮仓的初心故事。

663ee2d8e4b07716b24da72f.jpg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2013年,东莞出台了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游,打造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报道称,除了常规的育种研究,陈志坚还期望将水稻种植与地区发展相结合,打造特色农业稻香游,以此促进东莞农文旅的发展。当时,市农业局计划联合东城街道在周屋社区创作一幅彩色观光稻田画,并向他征集一批生长良好、颜色鲜艳的优质稻。于是,陈志坚立刻投入到新的选育工作中,种植了一批优质颜色稻秧苗,还提供了珍稀种子紫红稻4号,成功塑造了“马稻成功”等绚丽多彩的稻田图。此后,他还协助兄弟镇街打造了更多的稻田画,如五谷丰登、圆梦乡村、稻乡飘香等稻田“彩绘”,将创意农业与乡村旅游完美融合,为群众休闲观光提供了理想之地。

663ee2d8e4b07716b24da731.jpg

  报道还指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广东各地的推进,陈志坚也在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他致力于把凤兴丝苗打造成凤冲村的品牌,推进“一村一品牌”建设;培植冬种黄心马铃薯,助力“百千万工程”;培育更多更优质的水稻品种,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陈志坚是众多农业专家中的一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只为改善百姓的“米袋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而不懈奋斗。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菜篮子  冬至:冬至一阳生 蕉林渐向熟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