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 力保夏粮稳产增收

行业动态

打好防灾减灾“主动仗” 力保夏粮稳产增收

阅读数:25 时间:2025-05-16 来源:admin

  眼下,距离夏粮大规模收获的时间越来越近,然而想要夺取夏粮丰收,还需闯过干旱、病虫、干热风、烂场雨等多道难关。近期,受降水量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旱情。因此,打好防灾减灾这场“主动仗”,已然成为保障今年夏粮丰收的一道“必答题”。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近期,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等地没有有效降水,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2℃以上,局部地区甚至可达37℃以上。其中,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等地的冬小麦面临着较高的干热风风险。农业农村部和中国气象局已经联合发布预警,提醒相关受影响区域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干热风是一种温度急剧上升、空气湿度较低且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在春末夏初出现,会对我国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和黄淮地区等小麦主产区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小麦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时期,干热风的出现会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降低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熟死亡。

  这几日,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刚刚完工的52米深的机井正涌出股股清流,滋润着周边百余亩即将夏收的小麦。

  “4月底的时候,我向县里申请打抗旱机井,‘五一’假期就打好并投入使用了。”种粮大户王金龙说道,通过及时灌溉并配合“一喷三防”措施,能够确保今年的小麦实现丰产丰收。

  “灌溉是应对干热风的有效办法。”新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丁庆丰介绍,截至目前,当地已统筹利用地表、地下水源,采用滴水灌溉、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全县20万亩小麦种子田均已完成浇灌。

  从5月12日起,我国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陕西关中等地气温明显偏高。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北方冬麦区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但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地仍存在轻度至重度缺墒的情况。

  相关部门预计,河南受干热风天气影响的小麦面积占比为21.6%,陕西占比为19.8%。上述麦区干热风天气与墒情偏差的影响相互叠加,容易使冬小麦叶片卷曲,千粒重下降。若不采取防范措施,河南、陕西干热风影响区域的小麦千粒重将损失约2.2%至4.4%。

  专家建议,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麦田,在干热风来临之前,可及时利用喷灌或微喷灌设施适量喷水,以增加田间湿度,降低冠层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带来的减产危害。同时,要注意选择无风天气进行浇灌,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小麦倒伏。

  “干热风天气会影响冬小麦灌浆,尤其是在叠加缺墒等因素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小麦早衰。”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丽娟建议,当前,北方冬小麦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天气预报,持续优化叶面肥、生长调节剂配方,采用喷施叶面肥或搭配有机水溶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一喷三防”措施,提高叶片光合能力与抗蒸腾作用;对于土壤墒情较差、有微喷灌设备的地块,可在干热风来临前适量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减轻干热风的影响。

  夏收粮油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首战,关乎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局。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要密切监测干旱、干热风、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同时,要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东莞菜篮子  “绿美”赋能,中堂镇绿美生态带建设成效初显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