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村道、色彩斑斓的屋舍,还有那姹紫嫣红的小公园,仿佛让人置身于旅游景区……这便是横沥镇山厦村随处可见的景象,也正因如此,山厦村被网友称作“彩虹村”。当下,山厦村紧密围绕“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着重从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两方面入手,带动乡村提升“颜值”、增添“气质”、提高“品质”,全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山厦。如今,“彩虹村”的色彩愈发绚丽,村民的幸福生活也愈发有滋有味。
绿色生态让幸福底色更浓
原本门前的闲置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小花园”,村民推开家门就能欣赏到花景、闻到花香;门后边角地也被改造成了“共享小菜园”,让村民实现了“蔬菜自由”。漫步山厦村,你会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一批经过改造的小菜园和小花园。有趣的是,走近细看,在护栏整齐、界限分明的菜园里,插着各种序号代表着不同的家庭田园,村民们按照自己的喜好种上了芋头、白菜、花生、黄豆等各式各样的果蔬。原先杂草丛生的空地,如今已变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小景,与池边的风景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乡村画卷。
70多岁的刘阿姨是土生土长的山厦村人,她在自家门前的小块菜地上种植了白菜。“种了白菜、胡萝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蔬菜自由’,环境变好了,住着也更舒心了。”刘阿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乐开了花。
原来,山厦村将面积约6亩的闲置用地改造成了“小菜园”,免费提供给村民们种菜,因地制宜打造标准化农村“四小园”生态小板块。谁能想到,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地,如今竟成了家家户户的欢乐天地。
一路前行,房屋前、阳台上、庭院中都能看到精心摆放的花盆,波斯菊、三角梅、五彩菊、杜鹃等品类的鲜花沿路绽放,仿佛让人走在“花路”上,陶醉其中。一盆盆鲜花绿植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处处绿意盎然的生态小景,让人赏心悦目。
“现在村里的环境好得没话说,我们住得舒服,外面的游客玩得也舒心,都乐而忘返。”居住在山厦村的吴先生经常到山厦公园散步,每当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来此游玩,他就特别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山厦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切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山厦村加大力度消除卫生黑点、卫生死角,规范停车秩序,规范架空线缆的设置与落地。累计投入资金3700多万元,完成建设项目27项。其中,完成道路沥青路面升级工程7公里,升级改造水渠20多处,升级改造山厦公园、建成5个边角花园,升级改造辖区内2个公厕,4条道路增设路灯,设置垃圾分类岗亭40个,全面完成雨污分流项目,对村内古井、古巷及步行小径进行升级改造。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等称号。
“充分发挥山厦公园、‘四小园’的特色优势,我们要打造‘彩虹村’网红打卡点。”山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锦容表示,接下来将结合打造“彩虹夜市”项目,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环境场所,以“农耕文化 + 文旅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将山厦公园周边人群的消费潜力转化为消费动力。
随着开放共享的绿色空间不断增多,抬头就能看见绿色,出门就能欣赏到美景,这正成为山厦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绿色生态让村民的幸福底色更加浓郁。
夯实乡村发展产业基础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在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环境能够带动产业发展。近年来,山厦村逐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和产业环境。凭借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吸引人才,以完善的公共配套和便捷的交通吸引企业进驻,打造四海工业区模具、五金、机械、塑胶城的产业品牌。
在狠抓环境提升的同时,山厦村加强与入驻企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向企业宣传上级有关帮扶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定期组织村委会工作人员、专职安全员走访企业,排查消防、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凭借完善的工业配套、暖心的管理服务和优美的人居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扎根发展。
环境变美了,人流量增加了,村集体物业租金也随之大幅提升。其中,四海工业区里的村集体28间商铺年收入从109.9万元增长至145.2万元,增幅达32.1%。
张锦容介绍,山厦村计划对四海工业区第一排商铺进行续建,建成后可为该村增加17340平方米集体物业。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400万元,这将增强该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让乡村振兴起来。
随着“彩虹村”声名远扬,“百千万工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23年以来,山厦村加快推动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其中就包括红旗路与北环路交界处52亩土地改造。按照初步计划,充分利用村内老旧厂房资源进行升级,与政府共同开发、共同推动。建成后可增加村集体约48000㎡厂房面积,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000万元。
考虑到周边有多家大型工厂进驻,常住人口逐渐增多,且周边没有大型农贸市场,山厦村计划利用横埔西路钓鱼场约23亩土地新建一个高标准、规范化的农贸综合市场,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并配置停车场,解决停车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工业经济发展是加快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村域增加财力、农民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推进‘百千万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下一步,山厦村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张锦容说。
齐绘协同共治“同心圆”
在山厦村,家风文明共育计划掀起了一股文明新风。近日,一场主题为“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活动在山厦公园举行,邀请了多个亲子家庭齐聚一堂,邻里之间快乐互动。在欢声笑语中,邻里们相互帮助、团结一心,共同完成各项挑战。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纷纷表示,“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团结、互助、关怀,营造了友好睦邻的浓厚氛围。”
家风文明共育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0多场,惠及家庭达200多个,营造出了友好睦邻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了建设美好家园的合力。
家风文明共育计划只是山厦村狠抓基层社会治理、促进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厦村结合村中实际情况,举办了露营节、火柴盒音乐会、读书会等活动,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共同建设美好幸福家园。通过这些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凝聚力,同时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路灯坏了”,村民通过联络群向村委会工作人员反映,当天晚上回家就能看到家门口明亮的路灯。近年来,山厦村民“急难愁盼”的事情一件件得到了解决。从每周入户调研,到树荫下拉家常,再到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山厦村以成立共治协会为契机,村干部亲自上阵,走访群众倾听心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村干部在用心用情做事,真正为群众服务,从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此种种,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村里的和谐共治。张锦容说,把共治协会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金钥匙”,通过“说事、议事、理事、晒事”,经常倾听群众的“心里话”,紧盯群众的“身边事”,努力促进困难诉求得到实效解决,实现服务事项“全闭环”升级,更有利于提升村级治理水平。
同心掬得满庭芳,满目新景倍怡人。放眼山厦村,一幅洁净美丽、丰富多彩的乡村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村民的幸福生活,将如同“彩虹村”一样绚丽多彩。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