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东莞市荔枝高接换种与防灾减灾的技术水平,并且切实做好本土荔枝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6月19日,2024年莞荔天团下乡支农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场观摩会在东莞市樟木头镇观音绿荔枝种质资源原生地保护圃隆重举行。
此次观摩会邀请了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到场,其中有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建国,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东荔枝产业协会会长向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深圳综合试验站站长乔方等。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中心、市农技办相关负责人,相关镇街(园区)农林水务局荔枝生产工作负责人以及荔枝种植户代表一同参与了本次观摩会。
参会人员在现场实地参观了观音绿荔枝种质资源原生地保护圃,还聆听了农技服务“轻骑兵”关于荔枝管理技术要点的细致讲解。之后,三位专家分别围绕荔枝产业现状、种植技术、防灾减灾、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分享。
李建国教授深入剖析了荔枝大小年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部分荔枝新品种,并且在荔枝防灾减灾和生产管理方面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提醒大家,近期要密切防范强降水、雷击、短时大风及其他次生灾害,及时采收成熟的荔枝,做好保果壮果、病虫防控等工作;对于果树嫁接后的管理,要注意防蚁防晒防风、及时抹芽,做好肥水管理,适时进行摘顶整形、解绑和锯抽水枝等荔枝高接换种及配套栽培管理工作。
向旭研究员对今年荔枝生产形势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析。
乔方教授围绕荔枝品牌打造提出,要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辟农文旅工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打造全新的品牌形象,推动东莞荔枝产业升级,实现品牌价值增长和影响力扩大,进而带动企业增效、果农增收。
观摩会结束后,市农技办、市农科中心农技服务“轻骑兵”还在现场为种植户提供了荔枝种植管理、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参会的荔枝种植户纷纷表示,本次观摩会内容丰富且紧密贴合生产实际,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种植技术要点,还为农户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优质平台。
近年来,东莞市围绕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制定了荔枝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方位布局了涵盖品种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和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务实举措,全力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让荔枝从“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打响“高端荔枝出东莞”的区域品牌。东莞十分重视加强对本土特色荔枝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开展了观音绿荔枝种质资源原生地保护圃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樟木头镇金河社区,于2024年4月底建成,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开发和利用本土特色荔枝种质资源。观音绿原产于樟木头镇,1号、2号母树位于保护圃内。观音绿是目前全国三个属于“品质特优”的荔枝品种之一,其焦核率高达95%,可食率81.6%,肉质细嫩、晶莹爽脆、味清甜、香味浓郁。
来源:东莞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