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聚首大朗镇水平村古荔枝树下,共品文化传承之韵

行业动态

聚首大朗镇水平村古荔枝树下,共品文化传承之韵

阅读数:4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W020240711421283366475.jpg


走进大朗镇水平村的古荔枝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棵棵高大且枝叶繁茂的荔枝树,满树红彤彤的果实垂挂枝头。那巨大的树冠犹如一把把天然巨伞,把炽热的阳光挡在外面。即便正值酷热的夏日,只要站在这片荔枝林中,完全感受不到暑气的闷热,反而会有丝丝凉爽沁入心间。大朗镇向来享有“荔枝之乡”的美名,而水平村更是大朗镇荔枝的核心产区之一,村内的古荔枝群尤其闻名遐迩。

  1900多株古荔枝树,果实更大更甜

在大朗镇水平村,荔枝种植历史已经延续了500多年。

该村大部分区域是丘陵坡地,地面上布满红壤,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荔枝种植创造了绝佳条件。这里主要种植的荔枝品种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村民邝永伦介绍道:“水平村以前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荔枝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水平村,不管是村前屋后,还是每家每户的庭院,都种满了荔枝树,荔枝树被村民们视作赖以成村立族的“风水树”和“致富果”。

村里的古荔枝树体型十分高大,不少树龄较长的古树,其树干粗壮得连两个成年人手拉手都无法完全合抱。从古至今,水平村的这些古荔枝树就像忠诚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整个村落,每年都会为村民们奉献出大量鲜美多汁的荔枝。目前,这些古树均由村民承包进行养护和种植。

邝永伦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他说,因为古荔枝树高大茂盛,能为人们遮风挡雨,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古荔枝树下嬉戏玩耍。每年夏天,当蝉鸣响起、荔枝成熟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累了,就会爬上树去采摘荔枝尽情享用,那些不会爬树的小伙伴则会找来竹竿把荔枝打下来。邝永伦笑着说:“别看那个时候年纪小,但我们对荔枝的口感很有要求,知道哪些荔枝更好吃,我们最喜欢吃的就是这些古荔枝树结出的荔枝。”他还表示,和普通荔枝相比,古荔枝的皮色更好看,果实更大,味道也更甜。

邝永伦还提到,采摘这些古荔枝是有时间讲究的。一般来说,果农会选择在夏至前后的几天,在早上5、6点钟太阳还未升起之前,以及下午4点钟后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进行采摘。因为在其他时间段,太阳比较猛烈,天气太热,荔枝一旦离开枝头,表皮很快就会变皱,品相不佳,不够新鲜。

W020240711421286298880.jpg

  “古荔公园”“百荔园”传承荔枝文化

W020240711421288213167.jpg

邝永伦表示:“自从村里的荔枝种植面积减少后,大家就开始想办法保护好这些古荔枝树。”这些古荔枝树是全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和乡愁。即便在如今经济发达、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它们仍然是部分村民的“致富果”,所以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2020年,水平村结合乡村振兴工作,精心规划了一片古荔枝树较为集中的区域,投入约480万元建设了古荔公园,让它成为该村荔枝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基地。

古荔公园内共有150多株古荔枝树,主要的荔枝品种有糯米糍、桂味、怀枝等。同时,公园内还设置了荔枝诗词展示区、荔香丰物展示区、荔枝文化雕塑区等,通过这些区域展示和传承与荔枝相关的文化,大大丰富了公园的内涵和韵味。

园内有一组名为《甜甜的》的雕塑小品,生动地呈现了在荔枝老树下,几个顽皮的孩童手持竹竿采摘荔枝的欢乐场景,这种甜蜜的馈赠充满了生活气息,也是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一朴素传承理念的直观体现。巧的是,刚好有几位学生放学后也来到公园内,借助小竹竿采摘荔枝,眼前的情景与雕塑小品如出一辙。

W020240711421290092254.jpg

为了配合松山湖科学城的发展和环莞快速路的建设,大朗镇将水平村的100多株古荔枝树迁移到了荔香湿地公园的“百荔园”。2023年6月,大朗“百荔园”正式开园。大朗镇农林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安排了专业人员对这些荔枝老树进行管护,会定期为它们浇水、施肥、打药、除草,帮助荔枝老树尽快恢复往日的生机与风采,传承和弘扬好荔枝文化,充分展现“荔香大朗”的特色魅力。

  来源:东莞阳光网

东莞菜篮子  蔬菜行业的发展与机遇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