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家在横沥:朱树轩一生守“诚”奉献,为“牛镇”铸亮“金字招牌”》

行业动态

《家在横沥:朱树轩一生守“诚”奉献,为“牛镇”铸亮“金字招牌”》

阅读数:3 时间:2025-03-31 来源:admin

4b6761c8d694473088212cb95314b48d.jpeg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伴随着牛群“哞哞”的叫声,在横沥牛行(又名“横沥牛墟”),总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无论风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牛群中间,进行相牛、管理等工作。作为横沥牛行的“定海神针”,他已经为横沥牛行奉献了48年,他就是横沥牛行场长——朱树轩。

  朱树轩是土生土长的横沥人,曾荣获“东莞好人”、东莞市道德模范、广东省“诚信之星”等称号。他从1967年开始跟随师傅学习相牛技艺,1976年正式在横沥牛墟任职,先后担任过牛经纪、开票员、场长等职务。他坚守信用、不为利诱、公正公平,是“牛镇”横沥诚实守信的一张“活名片”,也让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横沥牛墟得以延续。

  为横沥牛行奉献一生

  从业48年来,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朱树轩始终秉持“诚实守信”的处事原则。他坚决抵制虚假交易,全力维护牛行“诚信”的招牌。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朱树轩常说:“我是横沥牛行行长,我在牛行说的话、做的事代表着牛行的形象。我诚实做事,牛行的整个团队才会有威信,才有凝聚力!”

  实际上,朱树轩在小时候就与牛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记得,小时候横沥牛行就在横沥老街附近,离他家很近。他在牛群中穿梭,看着买卖双方达成一笔笔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养成了诚信做人的良好品格,也从一个活泼的小孩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

  初中毕业后,朱树轩在牛行找到了一份开票员的工作。从此,他的人生便与牛行紧密相连。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填写各类票据,工作流程繁琐但至关重要。他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生怕出现差错影响牛只交易,久而久之,牛商牛客都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信任。

  在牛行做了两年开票员后,为了更好地服务牛商牛客,朱树轩开始跟随师傅学习相牛。做牛经纪学徒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苦差事,而且三年内没有任何收入。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来到牛行,认真算好、理清自己的账务,然后跟随师傅学习相牛,虚心向师傅请教。三年里,他不仅要在理论上精通相关语言,掌握专业术语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要掌握专业技术,通过观察牛的毛色、眼睛、嘴巴、牙齿、牛角、腰脚、尾巴等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来判断牛的性情、特点和工作能力。

  经过三年的实践和磨练,朱树轩与牛群融为一体,仿佛成为了牛的同类。他能够通过观察牛的神情和相貌,感知牛的内心活动,与它们进行交流。

  规范管理牛经纪队伍

  在与牛相伴的五十多年里,朱树轩见证了横沥牛行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规模经营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横沥牛墟十分热闹,但也出现了一些市场乱象。一些不法牛商与个别牛经纪勾结,利用手语、暗语等方式讨价还价,将病牛、劣牛卖给农民,从中获取高额差价,这种行为被称为“踩牛尾”。因此,牛经纪在牛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讲诚信、守规则的牛经纪能够促进牛只交易,让牛商牛客放心。

  “我们贪图小便宜,只能欺骗一时,却不能欺骗一世。最终,横沥牛墟的名声会变差,没人愿意来,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这是大家的共识。”朱树轩坚定地说。在市场环境中,信用是一种利益的博弈,从长远来看,贪图小便宜会吃大亏,讲信用才能赚大钱,横沥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当时组建了牛经纪培训班,由张杨锦担任组长。一方面,让资深牛经纪与新手交流,共同提升相牛技艺;另一方面,教导牛经纪遵守牛行的管理规则,如果有顾客投诉他们‘踩牛尾’,一旦核实,牛行管理方有权吊销他们的工作资格证。”朱树轩介绍道。

  对于牛经纪来说,实行准入制这种新观念一开始很难接受,因为过去他们的父辈都是自发在牛行经营,不受牛行管理方的约束。但经过学习和管理,大家最终认识到,只有规范管理,顾客在横沥牛行做生意才会更放心,横沥牛行的生意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大家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讲信用、讲口齿”逐渐成为一种风气,“横沥牛墟”也因此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买放心牛,到横沥牛墟”成为了流传至今的佳话。

  如今,身为牛行场长的朱树轩仍然坚持“以信立人”的原则。在工作中,朱树轩要求做到“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客源,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推诿。他坚持实事求是,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公正、公平、公开,努力树立牛行的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拓展横沥牛行的发展空间。

  在朱树轩和牛经纪们的共同努力下,横沥牛行发展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活牛交易专业市场,牛只交易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年交易牛只10多万头,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市场”和“全国诚信示范市场”。

  将诚信服务落实到每一处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东莞工业化的推进,农民纷纷“洗脚上田”,耕田和养牛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耕牛买卖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牛行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朱树轩发现,现代人更倾向于购买和食用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牛肉。

  为了提高牛行的牛只交易量,朱树轩把目光投向了全国各地,他邀请一些资深的牛商来横沥牛行做生意。凭借其品牌影响力,横沥牛行逐渐成为一个大型的肉牛交易市场,甚至吸引了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的牛商牛客前来。

  虽然“牛生意”十分火爆,但朱树轩深知,要在市场中立足,必须管理好牛经纪,提高牛只质量。

  横沥牛行的发展依靠的是诚信,牛商牛客对这里的市场氛围非常认可。朱树轩致力于将诚信服务落实到牛行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牛行引进了现代化的检疫措施,从源头上杜绝病牛劣牛。“卖的牛有质量保证,牛墟的金字招牌就不会倒!”朱树轩说。牛行的内部管理规范不断完善,现在对牛只进场、交易、出场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对于交易不实诚、存在欺诈瞒骗行为的人,都会记录在档案中,可谓“一处失诚,处处制约”。

  历史悠久的“横沥牛墟”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文化”也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每家新闻媒体挖掘牛墟的新闻题材时,都少不了采访朱树轩。从中央电视台、省市媒体到香港的媒体,朱树轩都接受过采访,大家开玩笑地说:朱树轩就是牛行的“新闻发言人”。

  “如果横沥人民不重视信用和口碑,横沥牛墟根本无法延续至今。”朱树轩说。他认为,横沥牛行正是因为坚守诚信、不为利诱、踏实做好服务,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来源:东莞+

东莞菜篮子  世界工厂如何“游”出亿元观赏鱼产业?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