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黄江:农房风貌“小切口” 镇村形象“大变化”

行业动态

黄江:农房风貌“小切口” 镇村形象“大变化”

阅读数:4 时间:2025-03-30 来源:admin

  “以前,房子的外立面老旧,巷道乱糟糟的,经过提升改造后,变得美观、干净了,不仅住起来舒服,还特别容易出租!”年过七旬的吉叔,在黄江镇袁屋围社区拥有一栋自建农民房,对于社区近年来的“大变化”,他感触颇深。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是东莞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六大专项行动之一。今年以来,黄江镇以农房风貌“小切口”,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点位,深入开展农房改造美化、旧村改造提升攻坚行动,让镇村形象实现“大变化”。

  据统计,今年以来,黄江镇田心社区23户平改坡改造试点和黄江社区39户以及田美社区47户农房外立面改造已完成,并申报了两个农房风貌优秀案例,完成了鸡啼岗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以点的突破带动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农房“披新装”

  在袁屋围社区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一带,沿途的农民房外立面已“披上新装”,黄色的“新衣”、棕色的形象招牌,一栋栋整齐排列,既呈现出整洁、美观、和谐的新气象,也提升了整体区域和沿路道路的“颜值”,这是黄江镇全力推动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的实景图。

  “我的房子看着挺好的,为什么要重新装修外面”“太费力了,不想搞”“会不会影响我做生意”……一开始,袁屋围社区的不少村民对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抱着怀疑、观望的态度。

  “我们一家一家地去沟通,遇到不理解的村民会让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以及股东代表一起去沟通。”袁屋围社区支部委员袁少林介绍说,“大部分村民会主动配合村委会的工作,小部分持观望态度的村民在看到图纸后,也会心动。”

  他介绍,黄江镇政府和袁屋围共投入2259.34万元对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路面进行沥青铺设及车位画线,进行人行道路面改造、统一形象招牌、商铺门前贴青砖、民居房外墙立面刷漆、路灯安装、系统标识指示牌、党建文化彩绘墙。

  此外,袁屋围还投入404.55万元对建安路、中兴路、永兴路、永安路后巷进行地面铺麻石路面、外墙立面氟碳漆外墙防水漆、刷外墙涂料、三线整治及安装、后巷配套路灯、后巷民居雨、污水立管改造,并配套建设14处电动摩托车停车位。

  “改造后,我每间屋的租金都涨了几百块钱呢!”吉叔谈起改造后的农房风貌竖起了大拇指。如今,袁屋围社区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已经完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仅能看到农房风貌提升的“面子”,也能享受到更优质人居环境的“里子”。

  如果说,袁屋围社区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是“完成时”,离袁屋围4.2公里外的黄江社区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则是“进行时”。

  上个月,黄江社区还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施工现场,一部分工人专注于墙面的翻新工作,他们使用环保材料,细心地粉刷着每一面墙,让原本破旧的墙面渐渐焕发出崭新的光彩;另一部分工人们则身着醒目的安全装备,忙碌而有序地穿梭于一栋栋农房之间,为已经穿上“新装”的农房再安装统一的广告牌匾;一栋栋农房前的马路上,工人们也在抓紧时间为路面铺上沥青……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施工路面却又尘土飞扬、噪音频出。如何将施工影响降低到最低成为陈燕雄的“心头事”。“我每天都要来工地巡逻三、四遍。”黄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燕雄说,“为了降低施工对村民影响,我要求施工队每天四次洒水,并规定固定施工时间。”

  “我们九成村民都同意!”谈及社区的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陈燕雄语气中满满都是骄傲,“村民们等这一刻很久了。”

  相较于黄江镇其他社区,黄江社区村容村貌提升、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等工作起步晚。如今,趁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黄江社区农房风貌提升踏入了快车道,全社区35栋农民房历时三个多月将在2025年1月中旬焕然一新,同步改造的还有车道提升、人行道及其景观升级等。

  在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下,黄江社区迎来了崭新的农房风貌和宜居的人居环境,也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旧村“焕新颜”

  在黄江镇鸡啼岗旧村入口处,隐藏着一间名为“雪意”的咖酒馆。它坐落于一座被岁月雕琢的老旧红瓦矮平房之中。如今,这座老屋已披上了米白色的崭新外衣,门前精心布置的葱茏花草焕发出别样的生机。

  “旧村环境好了,我萌生了回村创业的想法。”“雪意”咖酒馆的主人名叫黄景雪,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鸡啼岗人,在鸡啼岗旧村“焕新颜”后,她果断决定把店铺选在了旧村的入口处。

  如今,这座静谧的咖酒馆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平日,总能吸引本镇或者周边镇区的年轻人前来打卡。这座由旧瓦房改造的咖酒馆俨然成了网红打卡点。

  10平方米的旧瓦房摇身一变为白墙红瓦的创意商铺,“雪意”咖酒馆是鸡啼岗旧村风貌变化、环境提升后结出来的“硕果”。

  “这一片区以前是没人去的。”鸡啼岗村阿龙介绍。该区域由于前期缺乏规划和管理,不仅环境较差、土地不平整、杂草丛生,还存在滋生蚊虫等问题。随处可见弃置的家具和废品垃圾,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到下雨天就有积水,让不少路过的村民“满脚泥泞”。

  近年来,鸡啼岗以特色精品村验收为契机,聚焦旧村环境改造、风貌提升。旧村通过路面硬底化、排水改造、明沟改暗渠、铺装大理石、外墙粉刷涂鸦、绿化景观改造、三线整治等,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旧村“大变脸”得到周围村民的连连称赞。

  今年以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纵深推进,鸡啼岗旧村更是用“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精心布置旧村四小园、美丽庭院,还为游人设置了庭院参观路线。

  如今,漫步在鸡啼岗旧村——昔日斑驳的墙面,不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化作了创意与美的载体,一幅幅创意墙绘引游人驻足;生活在旧村的村民们在村委会的号召下也开始自发地维护起自家周围的环境,种花植草、清理沟渠,让旧村焕发新生机。

  不仅仅是鸡啼岗,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黄江镇的部分旧村将迎来“大变样”。田美社区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我们一期项目计划改造农房49间。”黄江镇田美村驻田美社区旧村现场指挥部工作组成员曾沛林介绍,“一期总投入2019.98万元,将田美旧村改造为都市休闲文旅综合体。”

  据悉,田美社区位于黄江镇东北部,交通发达便捷,商铺林立,工商业发达,人居环境整洁优美。但是,田美社区旧围城中村,环境现状较差,与当前城市乡村发展不相宜。为此,田美社区将以田美旧围综合环境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田美旧村综合环境升级改造工程计划通过改造、修缮、整治等方式,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入手,重点围绕鱼塘四周环境综合治理,对永隆祖祠、龙田书室,村内主干道两侧民居立面及巷道路面环境进行改造提升,重新塑造岭南古村落风貌,传承田美旧围本土文化,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如今,行走在田美旧村,鱼塘已经开始清理污泥、农房开始粉刷墙面、道路开始加紧施工……不远的未来,一个古朴、优美的岭南古村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共绘“新画卷”

  “我打算将自家的农房免费给村里面用!”田美社区村民曾先生在田美旧村池塘边有一间已经老旧的农房。正值田美旧村综合环境升级改造提升,这间农房计划被改造成老茶馆。曾先生主动提出要将农房免费给村委会使用。如今,这间老旧房已被刷上白色的漆、铺上崭新的瓦片。

  曾先生的“义举”是黄江镇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的见证。农房风貌提升工作是落实省委、市委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建设宜居的农房,不仅需要镇政府引导、村干部执行,更需要让村民“唱主角”,让社会力量“共参与”。

  “在农房改造过程中,我们听取村民的意见,尽量满足村民的需求。”陈燕雄说,此前铺设农房前地面的瓷砖时,造成前高后低,村民担心下雨时,雨水回流到家里,“我们直接和他们承诺,把农房的一楼地面也加高。”

  社区居委会贴心的做法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此后,黄江社区不少村民自发加入到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的队伍中。田美社区建设了一支由村民代表、股东代表、党员代表的监督队伍,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事实上,农房风貌提升、旧村改造工作,“钱从哪里来”也是一大难点。记者了解到,黄江镇的社区基本安装“镇村共担”的方案进行。也就是镇里面出项目资金的七成,社区出三成。

  另外,黄江镇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其中建筑企业参与的帮扶项目5个(2个为公益帮扶项目),共涉及公益帮扶金额270万。

  黄江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聚焦“百千万工程”的重大、重点项目,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除此以外,还将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来源:南方+

东莞菜篮子  清溪吹响绿美乡村建设“冲锋号”,开展乡村绿化专题培训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