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莞地区的早稻多数处于分蘖期,部分早插早播的稻田已经步入幼穗分化期。受4月中旬至5月上旬持续出现的低空急流等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影响,水稻“两迁”害虫的繁殖和为害情况较为突出。
为助力保障水稻的生产安全,“莞农云课堂”特别邀请了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肖汉祥,为大家讲解当下水稻病虫害的防控要点。
调查显示,目前部分田块稻飞虱的发生量已经超过了防治指标,达到百丛3000多头,因此需要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工作。
如果采用无人机进行防治,最佳的防治时间是早上十点之前或者傍晚四点之后。并且,在防治之前需要适当放水回田。可选用的药剂有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
今年4月,广东省降雨较多,“两迁”害虫在广东省的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粤西地区。对于尚未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以及防治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及时进行补防。可选用的药剂包括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四氯虫酰胺等。
此外,在开展虫害防治的同时,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用于预防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病害的杀菌剂。针对白叶枯病,可选用噻噻锌、噻菌酮、氯溴异氰尿酸等;针对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等。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