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镇两级部署“百千万工程”工作以来,清溪农林水务局迅速响应,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工作。该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相关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清溪镇将聚焦乡村绿化、乡村建设以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顺势而为,精准施策,力求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构建“推窗见绿、开窗见景”的和美乡村
(一)逐村制定绿化美化工作规划。清溪农林水务局协同相关部门,组织21个村(社区)详细制定了工作计划。工作秉持突出“美”的原则,将村庄绿化与“脏乱差”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等工作进行统筹推进。先解决“三清三拆三整治”遗留问题,之后再开展绿化工作,切实让村庄展现出美丽新面貌。
(二)率先打造可感可及的绿美典范。在村庄的“四旁”“五边”种植“四棵摇钱树”(林果树、子孙树、产业树、网红树),并开展“五个一”活动。引导有条件的村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桑梓林”示范点、公共休闲绿地示范点、绿化景观路点示范点、庭院绿化示范点,让广大群众能切实感受到绿美的变化,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广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动员。扎实开展走村入户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多种植林果树、子孙树、产业树、网红树。充分借助“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动员广大社会团体、企业、侨胞等共同建设“桑梓林”“喜事林”“巾帼林”等主题林,携手共建绿美家园。
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清溪农林水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了2024年乡村建设项目库,该项目库包含10类共81个小项目。接下来,将按照程序上报该镇人民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并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清单进行指导,各村(社区)依据清单开展建设。
(一)做好项目用地规划引导。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建设项目纳入清溪镇申请乡村振兴用地指标建设项目库,积极协助村(社区)向上级部门申报乡村振兴用地指标。同时,协助云溪·桃花源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用地规模。
(二)发挥资金支持引导作用。一是清溪镇乡村振兴奖补资金将向6个典型村、开展乡村建设工作积极性高的村倾斜;二是鼓励有条件的村,如重河、清厦等村,充分利用自筹资金,开展整村打造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乡村建设,引入大型国企推动铁场村全域整治,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薄弱村发展。
三、强化“百千万工程”要素保障,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
(一)保障设施农业用地,推动项目发展。清溪镇将邀请省、市农业农村部门指导推进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提高花卉、蓝莓等新型农业产值,推动农业产业品牌与品质双提升。会同自然资源分局完善云溪·桃花源等项目设施农用地手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二)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清溪镇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编制的《东莞市清溪镇“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带概念规划》已基本定稿。接下来,将继续依托专业技术团队,推动“好客小镇”“石马画廊”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美、田园美、生态美、人文美等乡村振兴“1 + 1 + 8”空间格局落地见效。
(三)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引导各农文旅项目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二是抓好粮食生产,紧抓农时开展水稻种植;三是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有序推进长山头、铁场、铁松、三中、新农村等地块,合计约500亩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来源:清溪农林水务局